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估与控制目录COMPANY01危险源辨识概述020304危险源辨识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危险源辨识概述01危险源识别目的识别各项作业活动中,有导致人员受伤、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损害,或上述各项组合的潜在的来源或状况,从而根据其危害及特性,来制定消除、控制或改善的方法,以保证作业活动的安全。危险源识别隐患、事故对控制措施进行完善验证控措施是否有效作业指导书、操作规程制定控制措施术语定义危险源危险源辨识健康损害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或行为或其组合。识别危险源的存在并确定其特性的过程。主要是对危险源的识别及其性质的判断,对可能造成的危害、影响进行提前预防可确认的、由工作活动和(或)工作相关状况引起或加重的身体或精神的不良状态术语定义风险风险评价可容许的风险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随之引发的人身伤害或健康损害的后果的组合。对危险源导致的风险进行评估、对现有控制措施的充分性加以考虑以及对风险是否可接受予以确定的过程、根据组织的法律义务和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已降至组织可接受程度的风险危险源的认识第一类危险源(根源)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可能发生意外释放的能量或危险物质:如带电导体、遇水自燃物质、运动的机械、行驶的汽车、压力容器、悬吊物的势能、有毒品、粉尘、噪声等。第二类危险源(状态)导致能量或危险物质的约束或限制措施破坏或失效的各种因素,包括: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如“维修电工”在进行“检修电气设备”时,第一类危险源是“带电导体”,第二类危险源可能有“外漏线路绝缘层皮损”“设备漏电”“不按规定监控,停电检修过程中合闸通电”等。危险源的认识前提条件第一类危险源是伤亡事故的能量主体,决定事故发生的严重程度必要条件第二类危险源是第一类危险源造成事故的必要条件,决定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一起伤亡事故的发生往往是两类危险源共同作用的结果第一类危险源是第二类危险源出现的前提,第二类危险源的出现是第一类危险源导致事故的必要条件,他们分别决定事故的严重性和可能性大小,两类危险源共同决定危险源的危险程度。危险源的认识隐患事故隐患是指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环境因素、管理缺陷。它是引发事故的直接原因。它可以是一种状态、可以是一种行为、可以是一种缺陷。危险源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危险源与隐患之间有内在联系,又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危险源属自然常态,隐患属不正常状态。一般来说,危险源可能存在事故隐患,也可能不存在事故隐患。对于存在事故隐患的危险源一定要及时加以整改,否则随时都可能导致事故。危险源的认识危险源的描述方式类型形态描述方式举例根源静态修饰词+名词地面上积水状态动态名词+动词溶剂挥发行为动态具体的行为描述频繁的弯腰作业组合动态行为+状态接触到带电的设备危险源的认识判断一下你觉得一下哪些是危险源?天然气泄漏一个人单独从事登高作业登高作业未系安全带走路看手机灭火器被堵塞地面积水没有佩戴防尘口罩汽油挥发突发癫痫焊接烟尘挥发随意丢弃的烟头检修时设备突然启动叉车侧翻登高平台没有护栏没有佩戴防护眼镜实验室的500ml的一瓶硝酸危险源辨识02危险源辨识要求010203040506依靠全员开展危险源辨识工作——要教育和动员全体员工积极参加,辨识和查找身边的危险保证投入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资金——领导支持、全员参与危险源辨识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协调配合,各专业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撑等集思广益、互帮互学、发动全员参与,提高主人翁意识,变“要我安全”为“我要安全”加强危险源辨识工作结果的审查,确保辨识、评价及控制措施的质量要将危险源与各类检查、隐患整改、岗位操作、日常办公等密切联系,达到明确危险、危害,控制风险、预防控制事故发生的目的辨识要素辨识范围危险源辨识要素人的因素物的因素环境因素管理因素全员参与所有生产服务的全过程考虑相关方活动涉及所有进入工作场所的人员危险源辨识内容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理性如:设备、设施缺陷,防护缺陷,运动物危害,高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