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项目安全生产的管理---------------管理经验一席谈12目录1.形式是必需的2.工作必须留下印迹3.安全教育的长期性4.管理者要有较强的安全生产意识5.精通业务是必需的6.经常深入作业现场7.现场安全管理八字法8.安全生产警钟常鸣3一、形式是必须的员工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按国家安全生产相关规定和要求,所有员工均必须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且有培训时间的要求:新从业员工≥24小时,危险性较大的行业和岗位≥48小时,企业法定代表人、项目经理≥30小时,安全生产管理人员≥40小时,企业其他管理人员、技术人员≥20小时。安全生产的特性决定安全生产的教育培训具有全员性、长期性、针对性的特点,决定了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不可能开一次会、作一次报告就完了,而且工程项目涉及的内容各不相同,这次是管道工程,下次可能是全业务工程,这就决定了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必须具有针对性,要做到有的放矢,不可能一劳永逸。1223新入职员工越来越多新入职的员工越来越多,由于国家独生子女政策,现在小孩在校期间参加社会活动比较少,独立生活能力比较差,自我的意识比较强,给我们的管理工作增加了不少困难。因为缺乏社会阅历,很多时候他们身处险境但意识不到,给企业带来的风险也就越来越大。34只要做好安全生产的管理,什么方法无所谓也许你能够这一点,但这也可能是极特殊的例子,是不值得推广的,国家相关部门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企业也制定了不少安全生产的相关制度。法规要求安全生产必须按公司、项目部、班组进行三级安全生产教育,不仅有内容上的要求,也有形式上的要求,形式上的要求一般要求以会议的形式进行宣贯,也许效果不是那么好,但如果我们连宣贯都不进行,可能都不会有效果。不按规定组织项目部监理人员学习和讨论有的项目管理人员,特别是项目经理,不能认真履行自己的职责,不按相关规定组织项目部所有监理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学习和培训,项目管理人员存在严重的渎职行为,是极其错误的。4523安全生产工作靠天收极个别项目管理人员安全生产靠天收,既不懂业务又不钻研业务,工地之所以没有出事不是因为他们管理得好,只是因为运气好或者施工单位懂业务,才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这种工地出事是迟早的事,不出事才是怪事!6一、形式是必须的5二、工作必须留下痕迹1234政策法规方面相关要求,法律从来都是讲究证据的,口头证据的说服力大大弱于书面证据。公司制度上的要求,没有痕迹怎么能证明你是否做了这些工作?资料归档方案的要求,我们监理的所有活动都应留有痕迹并归档,作为监理资料的一部分。什么痕迹都没有,只能说明你没有做这方面的工作自我保护的要求:作为管理者你的工作做到位了,相关的责任就会大大减轻,执行者执行不到位是执行者的责任,执行者应该负责而不是你负责。例如我们开工前进行了安全技术交底,施工单位不认真执行,出了事是他们的负责。痕迹6三、安全生产工作的长期性项目安全生产工作是一项长期性工作,有些管理人员说,我会也开了,记录也记了,字也要求他们签了,为什么还是老出事?这就是因为安全生产的长期性决定的,开开会,作了记录,形式上是满足了工作要求,但有多少执行到位了呢?这就要求我们项目管理人员做二个方面的工作:一是日常的督促检查,看他们是否在日常的工作中落实到位,比如说利用餐前餐后大家在一起的时候,既可以询问一下监理人员当天工作进展情况,互相谈一谈,大家取长补短,不断改进我们的工作;二是注意发现可能存在的问题。一个人的眼睛看到的问题可能有局限性,大家的眼睛看到的面就会广很多。一个印象最深的例子是在xx工地监理的时候,一个监理员向我反映,我们从镇上到基站经常乘坐当地摩托车,有的摩托车手是年轻人,车开得比较快,另外很多地方是山区,路也不是很宽,有些吓人,大家都担心容易出事,听他汇报后,我也觉得是一个问题,我们利用周未的时间,大家进行了讨论,决出了以下决定:①乘坐摩托时,不要坐太旧的摩托车,车用久了可能制动不灵;②驾驶员年龄最好选30~40岁左右,因为这样的人有家有口,一般做事不会非常莽撞;③坐车时要求司机把车开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