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解读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一、双重预防机制基本概念风险:泛指可能发生的危险。在此指某一特定危险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和后果的综合度量,即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与事故后果的严重性的结合。安全:泛指没有受到威胁、没有危险、危害、损失。通俗地讲,安全就是可接受的风险状态。风险度=事故发生可能性×事故后果严重性伤亡概率每年发生概率导致伤亡概率次/年*人次/年次/人隐患:泛指潜藏着的祸患,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状态,“隐”体现了隐蔽,“患”体现了祸患。事故:泛指意外的变故、损失或灾祸,一般指造成死亡、疾病、伤害、损坏或者其他损失的意外情况。由此可知,安全风险就是事故发生的概率与事故造成后果的乘积。所以:风险是可以控制的。风险是可以削减的;风险是可以计算的;为此,在安全风险管理中,不是追求“零”风险,而是强调在可接受的风险下,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事故隐患:是指在安全生产中,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隐患排查治理,是指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和要求,查找、发现隐患,整改、消除隐患的过程。这个过程主要包括:排查隐患、治理隐患、评估验收、建立台账、报告报送等。隐患排查治理具体环节包括:准备、排查、评估、记录、告知、监控、治理、验收、通报,以及统计分析、报告报送、建档保存等。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搞好安全管理的重要基础,是确保安全稳定的重要抓手,是做好安全工作的中心任务。安全风险管理,是指在安全生产建设过程中进行风险识别和风险评价,落实风险管控措施,以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减少和杜绝事故的过程。二、双重预防机制相关分级(一)事故隐患的分级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事故隐患分为两个等级,即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出品,转载请联系(二)安全风险的分级安全风险分级,主要结合所辨识的危害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及后果的严重性,确定危害的风险大小和风险等级。其中,可能性,是指危险情况发生的概率;严重性,是指危险情况一旦发生后,将造成的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大小和程度。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安全风险共分为四个等级,从高到低依次划分为重大风险、较大风险、一般风险和低风险,分别用红、橙、黄、蓝四种颜色标示。红线:风险管控三、双重预防机制概念间关系安全风险隐患事故可控失控治理升级红线:隐患治理可接受的风险就是安全!预防事故关口前移预防事故关口前移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微信订阅:每日安全生产出品,转载请联系风险不等于隐患,隐患是可以治理的!风险更不等于事故,事故是可以预防的!风险是可以管控的,失控才能形成隐患!隐患不及时治理,升级就可能导致事故!风险是绝对的,安全其实是相对的!第一部分:隐患排查治理基础知识安全是风险在可接受的范围内!第二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努力实现:把风险控制在隐患形成之前、把隐患消灭在事故萌芽状态。红线:隐患治理红线:风险管控治理升级失控安全风险隐患事故可控橙线:应急处置一、总体思路和基本原则第二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二、双重预防机制的工作思路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分级管控隐患排查治理隐患排查治理前期应急处置前期应急处置遏制重特大事故第二部分:怎样构建双重预防机制(一)构筑“两道防火墙”二是治理隐患(治标):以隐患排查和隐患治理为手段,认真排查风险管控过程中出现的缺失、漏洞和风险控制失效环节,坚决把隐患消灭在事故发生之前。一是管控风险(治本):以安全风险辨识和管控为基础,从源头上系统辨识风险、分级管控风险,努力把各类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内,杜绝和减少事故隐患。二、双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