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实现本质安全2019年3月2目前这些设备的安全危害控制措施有哪些?这些设备有什么安全危害?我们身边有哪些设备?你认为这些安全防护措施足够吗?做为安全管理人员,你是否了解你身边的设备?设备本质安全管理基本原理1122设备本质安全风险管理目录33如何开展设备本质安全管理一.设备本质安全的基本原理1.设备本质安全的定义2.具备本质安全的设备特征3.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的总体原则5“本质安全”一词的提出源于20世纪50年代世界宇航技术的发展,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安全理论的发展,这一概念逐步被广泛接受。本质安全的提出“本质”之“本”——“根本”,“自有”,是固有的,不是外界赋予的;“本质”之“质”——“特质、特性、特有”“本质”——“固有的特质”“本质安全”就是构成某个系统、过程或者环境的所有元素自身具有这样的特质,既不会因为自身失效对其他元素造成损坏,也不会因为其他元素失效而遭受损坏,从而来保障系统、过程或者环境安全。6广义的本质安全指“人—机—环境—管理”这一系统(就是前文所说的事故系统)表现出的安全性能。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其完整性,使整个系统安全可靠。指机器、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安全性能。当系统发生故障时,机器、设备能够自动防止操作失误或引发事故;即使由于人为操作失误,设备系统也能够自动排除、切换或安全地停止运转,从而保障人身、设备和财产的安全。备注:狭义的本质安全往往也称为设备本质安全。狭义的本质安全“广义的本质安全”与“狭义的本质安全”7•设备本质安全管理是针对设备如何实现或尽可能接近本质安全,而实施的一系列调节、控制行为或过程的总称,用以保持和持续提升设备的本质安全水平。•设备本质安全管理是一种基于“本质安全”理念的安全管理模式,重视企业设备的“固有安全能力”的保持和提升,着眼于提升企业事故预防能力建设,强调对事故的“根源控制”和“超前预防”。设备本质安全管理的定义8设备本质安全的功能及性能失误—安全功能•指操作者即使操作失误,也不会发生事故或伤害,或者说设备,设施或技术本身具有自动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功能。故障—安全功能•指设备、设施或技术工艺发生故障或损坏时,还能暂时维持正常工作或自动转变为安全状态。•“自稳性”是指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保障本身安全和稳定运行的性能•“他稳性”是指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保障本身不对外部输出风险的性能•“抗扰性”是指本质安全的设备具有有效抵御和防范系统外部输入风险影响的性能9充分的防护装置对环境无害有效的应急措施明显的警示符合安全人机学原则•发生非预期的失效或故障时,装置能自动切除或隔离故障部位,并同时发出声或光报警信号。•所有情况下,不产生有毒害的排放物,不会造成污染和二次污染。•一旦产生危害时,人和物受到的损失程度应当在可接受的水平之下(标准安全指标以下)•充分地表明有可能产生的危险和遗留风险。31542本质安全的特征•能最大限度地减轻操作人员的体力消耗,缓解精神紧张状态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特征:即使发生误操作或判断错误时,人身仍然不会受到伤害。具有“本质安全”的机械设备特征10物的不安全因素存在于设计、制造及使用的各个环节人的不安全行为如:不按规章规定操作,违反操作流程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作业空间机械的作业空间危险区域安全隐患/未遂事故/事故设计阶段:机械结构设计不合理、未满足安全人机工程学要求、计算错误、安全系数不够、对使用条件等导致的先天安全缺陷。制造阶段:零件加工超差、粗制滥造,原材料以次充好、偷工减料,安装中的野蛮作业等,导致机械及其零部件受到损伤而埋下隐患。使用阶段:购买无生产许可、有严重安全隐患或问题的机械,设备缺乏必要的安全防护装置,报废零部件未及时更换带病运行,润滑保养不良,超机械的额定负荷、额定寿命运行,不良作业环境造成零部件腐蚀性破坏、机械系统功能降低甚至失效。安全管理缺陷如:监管不到位,对人员的培训不够。11设备常见危险分类和事例(GB/T15706.1)12建立并贯彻防患于未然的安全原则,利用层层设防的方法,使现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