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WERPOINT班组安全管理方法目录/DIRECTORY1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2辨识控制危险源3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01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班组长安全角色定位班组长安全角色定位班组长应具备安全管理素质班组长应具备安全管理素质如何做好安全管理如何做好安全管理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安全管理职责班组长人际关系相处班组长人际关系相处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班组长是生产一线的指挥者•班组长是班组建设的组织者“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针头是关键”最基层的管理者、组织者、教育者、领导者、指挥者1.1班组长的地位和作用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1.2班组长的安全角色定位1.2班组长的安全角色定位了解上级期望了解上级期望了解班组成员对自己的期望了解班组成员对自己的期望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以人为本设备知识、操作知识、应急知识安全管理方法、安全管理技巧思想素质思想素质技术素质技术素质管理素质管理素质3322111.5班组长应具备的安全管理素质班组长安全角色认知1.6如何做好安全管理树立正确科学安全管理观树立正确科学安全管理观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网络建立“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安全管理网络抓好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抓好班组基础和现场安全管理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做好班组安全管理做好班组安全管理辨识控制危险源02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辨识控制危险源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危险源概述危险源概述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危险源辨识与评价反习惯性违章反习惯性违章反习惯性违章习惯性违章引发事故习惯性违章引发事故危险源控制危险源控制事故预防原理安全概念安全概念安全原理安全原理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安全原理安全原理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海因里希事故连锁理论墨菲定律墨菲定律预防为主预防为主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2.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海因里希首先提出了事故因果连锁论,用以阐明导致伤亡事故的各种原因及与事故间的关系。该理论认为,伤亡事故的发生不是一个孤立的事件,尽管伤害可能在某瞬间突然发生,却是一系列事件相继发生的结果。。定义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2.1海因里希因果连锁理论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2.4轨迹交叉论轨迹交叉论认为,在一个系统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形成过程中,一旦发生时间和空间的运动轨迹交叉,就会造成事故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2.4轨迹交叉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防止和避免人和物的运动轨迹的交叉是避免事故发生的根本出路控制物的不安全状态预防事故的三个方面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3.2危险源特征–是具有潜在危险的源点或部位,是爆发事故的源头,是能量、危险物质集中的核心,是能量从那里传出来或爆发的地方。危险源的实质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存在条件是指危险源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约束条件状态。潜在危险性是指一旦触发事故,可能带来的危害程度或损失大小,或者说危险源可能释放的能量强度或危险物质量的大小。触发因素虽然不属于危险源的固有属性,但它是危险源转化为事故的外因,而且每一类型的危险源都有相应的敏感触发因素预防事故的三个方面2.3.2危险源特征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4.1划分作业活动–在特定工作系统中,为了完成特定任务或特定功能而进行的活动。作业活动中一般包括人、物、作业环境、管理等几个方面的要素定义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2.4.1划分作业活动环境环境管理管理作业活动作业活动物物人人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划分原则–划分作业活动应以合理性为原则–应符合员工作业习惯和客观实际情况2.4.1划分作业活动辨识控制危险源,消除习惯性违章按生产流程阶段名称划分按生产流程阶段名称划分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按作业任务名称划分按工艺装置控制名称划分按工艺装置控制名称划分按照作业区域名称划分按照作业区域名称划分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划分作业活动的方法2.4.1划分作业活动辨识控制危险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