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火灾发生的原因思想麻痹大意防火意识淡漠缺乏消防常识消防安全—消防工作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消防法》主要内容:确定了“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新的消防工作原则。消防安全涉及社会生活和经济发展的方方面面,“政府”、“部门”、“单位”、“公民”四者都是消防工作的主体,任何一方都非常重要,责任分工明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规定了单位及个人的消防法律责任消防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违反消防法律、法规、规章和造成火灾事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主要有行政责任,单位或个人对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依据消防法规的有关具体规定依法应当受到消防行政处罚的责任;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因为自身的消防违法行为或火灾事故造成对他人的影响所应承担的民事责任;刑事责任,单位或个人发生火灾造成一定后果,构成失火罪或消防责任事故罪的犯罪要件,对有关责任人依法要追究刑事责任。这里主要讲行政责任与刑事责任。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解读失火罪: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规定,犯失火罪,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消防责任事故罪:指违反消防管理法规,经消防监督机构通知采取改正措施而拒绝执行,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刑法》规定,犯消防责任事故罪,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在安全事故发生后,负有报告职责的人员不报或者谎报事故情况,误事故抢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主要内容2扑救初起火灾能力;组织疏散逃生能力;3消防宣传培训能力。41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一)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全员积极参与,提升整体素质。(三)抓好制度落实,强化内部管理。(四)强化宣传教育,营造良好氛围。社会单位开展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的基本要求在实际生活中,往往由于没有及时发现、消除火灾隐患而酿成火灾,甚至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单位应通过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安保人员防火巡查、员工岗位自查等形式,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检查和整改火灾隐患能力火灾隐患的概念、特征、确认与整改的程序和要求(一)火灾隐患的概念火灾隐患,是指潜在的有直接引起火灾事故的可能,或者发生火灾时能增加对人员、财产的危害,或者是影响人员疏散、影响灭火救援行动的一切不安全因素。(二)火灾隐患的特征1、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不容易被重视。2、潜在的危害性:一旦引发火灾,可能危及财产和生命安全,可能导致损失扩大。3、动态性:其危害程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逐渐恶化,最后量变引发质变,养患成灾;旧的隐患消除了,新的隐患又产生了,整治隐患不会一劳永逸。(三)火灾隐患的确定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公安部令第107号)规定,对于影响人员安全疏散或者灭火救援行动,不能立即改正的;消防设施未保持完好有效,影响防火灭火功能的;擅自改变防火分区,容易导致火势蔓延、扩大的;在人员密集场所违反消防安全规定,使用、储存易燃易爆危险品,不能立即改正的;不符合城市消防安全布局要求,影响公共安全的情形以及其他可能增加火灾实质危险性的情形,都应当确定为火灾隐患。(四)检查方式(1)防火巡查内容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3、消防设施、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在位、完整;4、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2)员工岗位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a)有无违反消防规章制度情况b)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是否畅通;c)消防器材、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情况;d)场所有无遗留火种;e)其他消防安全情况。火灾隐患的概念、特征、检查方式与整改的程序和要求化工企业火灾事故的特点1.爆炸威胁大化工车间、仓库、储罐发生火灾时,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