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事故总体情况。2019年,全国共发生特种设备事故和相关事故130起,死亡119人,受伤49人,与2018年相比,事故起数减少37起、降幅22.2%,死亡人数减少34人、降幅22.2%,受伤人数减少11人、降幅18.3%。万台特种设备死亡率为0.11。全年未发生重特大事故,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总体平稳。(二)事故特点。按设备类别划分,锅炉事故11起、死亡9人,压力容器事故4起、死亡7人,气瓶事故4起、死亡3人,压力管道事故1起、死亡1人,电梯事故33起、死亡29人,起重机械事故26起、死亡26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45起、死亡42人,大型游乐设施事故6起、死亡2人。(见图3、图4)其中,事故起数排名前三位的设备为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电梯和起重机械,均为机电类特种设备,占事故总起数的80.00%,占死亡总人数的81.51%。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图42019年特种设备事故死亡人数及占比情况图32019年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及占比情况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按发生环节划分,发生在使用环节109起,占83.85%;维修检修环节16起,占12.31%;安装拆卸环节3起,占2.31%;充装运输环节1起,占0.77%;制造环节1起,占0.77%。(见图5)图52019年特种设备事故环节分布占比情况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按涉事行业划分,发生在制造业51起,占39.23%;发生在社会及公共服务业26起,占20.00%;发生在冶金石化业17起,占13.08%;发生在交通运输与物流业11起,占8.46%;其他行业和领域25起,占19.23%。(见图6)图62019年特种设备事故行业分布占比情况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按损坏形式划分,承压类设备(锅炉、压力容器、气瓶、压力管道)事故的主要特征是爆炸、泄漏着火等;机电类设备[起重机械、电梯、大型游乐设施、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的主要特征是坠落、碰撞、挤压、剪切等。按发生月份进行划分,2月份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低,8月份、10月份和12月份特种设备事故数量最高。(见图7)其原因主要是2月份春节休假期间,工矿商贸行业停工停产,事故相对低发;8月份和10月份为暑期假期,人员安全意识懈怠,在线监测、隐患排查、安全管理等多方面存在漏洞、盲区,事故相对多发;12月份临近年底,多个行业存在赶工期、交叉作业等问题,事故相对多发。图72019年1-12月特种设备事故起数分布图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三)事故原因。截至2019年年底,特种设备事故共结案93起,根据结案材料分析,事故原因主要分三类。一是因使用、管理不当发生事故,占总起数的87.10%左右。违章作业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具体表现为作业人员违章操作、操作不当甚至无证作业、维护缺失、管理不善等。二是因设备制造、维修检修、安装拆卸以及运行过程中产生的质量安全缺陷导致的事故约占8.60%。三是其他次生原因导致的事故,约占4.30%。(见图8)图82019年特种设备事故原因占比情况分布图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事故原因按设备分类如下:1.锅炉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1起,无证操作3起,设备缺陷和安全附件失效1起,其他次生原因3起。2.压力容器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1起。3.气瓶事故。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1起,其他次生原因1起。4.压力管道事故。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1起。5.电梯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9起,无证操作1起,设备缺陷和安全部件失效或保护装置失灵等原因4起,应急救援(自救)不当2起,安全管理、维护保养不到位8起。6.起重机械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14起,无证操作1起,设备缺陷和安全部件失效或保护装置失灵等原因3起。7.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事故。违章作业或操作不当24起,无证操作10起。8.大型游乐设施事故。违章操作或操作不当3起,无证操作2起。2019年全国特种设备事故统计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