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新入职员工安全教育培训2019年5月第一章基本概念第二章安全防护的一般常识第三章安全小常识第四章生产安全事故原因分析目录第一章基本概念1.什么是安全生产2.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3.为什么要开展入场“三级”安全教育4.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5.特种作业人员6.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7.十项安全措施8.安全生产纪律一、什么是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指企事业单位在劳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设备和产品安全,以及交通运输安全等。也就是说,为了使劳动过程在符合安全要求的物质条件和工作秩序下进行,防止伤亡事故、设备事故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安全健康和生产、劳动过程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从事的一切活动。二、为什么要进行安全教育安全工作具有严格的政策性,鲜明的阶级性,广泛的群众性,复杂的技术性。不进行广泛深入的安全教育,就不能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因此,安全生产必须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讲深,讲透,讲彻底。通过安全教育,提高职工安全觉悟和安全技术素质。增加企业领导和广大职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责任感和自觉性,使广大职工掌握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操作水平,发挥自防自控的自保护作用,从而有效地防止事故的发生。开展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是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开展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需求开展入场“三级”安全教育是施工作业人自我保护的需要三级教育即:公司级、项目级、班组级三、为什么要开展入场“三级”安全教育四、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是什么安全教育的内容一般包括:安全生产思想教育、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管理理论及方法教育。(1)安全生产思想教育主要包括安全生产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典型经验及事故案例教育。(2)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主要包括一般生产技术知识教育、一般安全技术知识教育和专业安全技术知识教育。(3)安全管理理论和方法的教育通过教育提高各级管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水平。五、特种作业及特种作业人员特种作业是指容易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对操作者本人、他人及周围设施的安全可能造成重大危害的作业。直接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称为特种作业人员。因为特种作业有着不同的危险因素,容易损害操作人员的安全和健康,因此对特种作业需要有必要的安全保护措施,包括技术措施、保健措施和组织措施。特种作业人员:(1)电工作业。(2)焊接与热切割作业。(3)高处作业。(4)制冷与空调作业。(5)煤矿安全作业。(6)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作业。(7)石油天然气安全作业。(8)冶金(有色)生产安全作业。(9)危险化学品安全作业。(10)烟花爆竹安全作业。(11)安全监管总局认定的其他作业。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与本工种相适应的、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经安全技术理论考核和实际操作技能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特种作业操作证有效期6年,每3年复审一次。(一)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权利1.知情权,即有权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和事故应急措施;2.建议权,即有权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3.批评、检举、控告权,既有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批评、检举、控告;4.拒绝权,即有权拒绝违章作业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5.紧急避险权,即发现直接危机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现场;6.依法向本单位提出要求赔偿的权利;7.获得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的权利;8.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权利。六、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二)从业人员应履行的义务1.从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应当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2.从业人员应当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安全生产知识,提高安全生产技能,增强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能力;3.从业人员发现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应当立即向现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本单位负责人报告;接到报告的人员应当及时予以处理。七、十项安全措施(1)按规定使用安全“三宝”,即:“安全带、安全帽、安全网”;(2)机械设备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