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原理方法精讲我们关心的三个问题1.什么是事故隐患?2.为什么要开展事故隐患排查?3.如何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一、什么是事故隐患?事故隐患的定义隐患的定义广义中的隐患就是在某个条件、事物以及事件中所存在的不稳定并且影响到个人或者他人安全利益的因素,它是一种潜藏着的因素,“隐”字体现了潜藏、隐蔽,而“患”字则体现了祸患,不好的状况。生产安全中的隐患是指能直接或者间接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场所环境破坏或其组合的对工作标准、实务、程序、法规、管理体系绩效等的偏离。事故隐患的定义事故隐患是指:事故隐患是指可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及管理上的缺陷。(《职业安全卫生术语》(GB/T)5236一1994)注意:事故隐患实质是有危险的、不安全的、有缺陷的“状态”,这种状态可在人或物上表现出来,如人走路不稳、路面太滑都是导致摔倒致伤的隐患;也可表现在管理的程序、内容或方式上,如检查不到位、制度的不健全、人员培训不到位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的定义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简称隐患、事故隐患或安全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不符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一类是“违反”型隐患;另一类是由于某些因素而引起的三种现实表现。在事故隐患的三种表现中,物的危险状态是指生产过程或生产区域内的物质条件(如材料、工具、设备、设施、成品、半成品)处于危险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人在工作过程中的操作、指示或其他具体行为不符合安全规定,管理上的缺陷是指在开展各种生产活动中所必须的各种组织、协调等行动存在缺陷。安全、隐患、事故隐患、风险、事故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A风险因子B风险因子危险源结合隐患:内部失控事故外部激励产生了人们不期望的后果超出设定安全界限的状态、行为风险、危险源、隐患、事故乙炔钢瓶装满乙炔钢瓶乙炔钢瓶强度不够或碰撞乙炔钢瓶破损风险因子危险源隐患爆炸事故危险源的定义危险源是指可能导致伤害或疾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这些情况组合的根源或状态。危险源具备导致事故、事件的潜在能力危险源的对象:根源;状态根据能量意外释放论,根源为能量物质/载体,状态为能量物质/载体约束措施的缺陷。事故隐患与危险源的关系危险源≠事故隐患,但两者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如果危险源和事故隐患没有有效的控制措施,都将最终导致事故。事故隐患的特性事故未遂事故事故隐患事件风险因子危险源理论可减少实际可控制理论可替代实际可转换隐患理论可治理实际可消除事故理论可预防实际可减少安全平台下方禁止站人和通行安全安全=治理事故隐患,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范围事故隐患的特性隐蔽性危险性突发性因果性重复性意外性连续性二、事故隐患分类及表现事故隐患的常见表现形式事故隐患的分类(一)(二)日常检查中发现的隐患举例(三)(一)事故隐患分类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按照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为3大类事故隐患分类方法按照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2大类1、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分类按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事故隐患按照可能造成的事故类型可分为20类1.物体打击2.车辆伤害3.机械伤害4.起重伤害5.触电6.淹溺7.灼烫8.火灾9.高处坠落10.坍塌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86)11.冒顶片帮12.透水13.放炮14.火药爆炸15.瓦斯爆炸16.锅炉爆炸17.容器爆炸18.其它爆炸19.中毒和窒息20.其它伤害2、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按可能造成事故的原因分类管理上的缺陷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3、按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后果和治理难度分一般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小,发现后能够立即整改排除的隐患。重大事故隐患:是指危害和整改难度较大,应当全部或者局部停产停业,并经过一定时间整改治理方能排除的隐患,或者因外部因素影响致使生产经营单位自身难以排除的隐患。(二)事故的表现形式1、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企业职工伤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