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2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演讲人:###全国防灾减灾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时间:202X/05/12Enhancetheemergencyresponsecapacityofgrassrootsunitsandbuildupthepeople'slineofdefensefordisasterpreventionandrelief202X防/灾/减/灾/救/灾前言前言防/灾/减/灾/救/灾/PREFACE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我国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特在地震,地震共造成7万人死亡,37万人受伤,1.7万多人失踪,5335名四川学生在地震中遇难已经办理残疾证明的有546名学生,直接经济损失8437.7亿人民币,损失影响之大,举世震惊,为了纪念这个日子,国务院决定每年的5月12日确定为“防灾减灾日”,今年是第十二个“防灾减灾日”今年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防/灾/减/灾/救/灾目录目录/CATALOG01防灾减灾日简介02古今地震浏览03地震时如何自救04遇到火灾怎么办05遇到台风怎么办-01-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日简介防灾减灾日简介Safetyknowledgenurseryrhymeofprimaryschoolstudents202X防/灾/减/灾/救/灾防/灾/减/灾/救/灾防灾减灾日简介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而设立,自2009年起,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更加重视防灾减灾,努力减少灾害损失。“防灾减灾日”标志简介防灾减灾日的图标以彩虹、伞、人为基本元素,雨后天晴的彩虹韵意着美好、未来和希望,伞的弧形形象代表着保护、呵护之意,两个人代表着一男一女、一老一少,两人相握之手与下面的两个人的腿共同构成一个“众”字,寓意大家携手,众志成城,共同防灾减灾。整个标识体现出积极向上的思想和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之意。2021年5月12日是中国第13个全国防灾减灾日主题是“防范化解灾害风险,筑牢安全发展基础”防/灾/减/灾/救/灾防灾减灾日简介“防灾减灾日”由来一场有着巨大破坏力的地震在四川汶川发生,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进一步增强全民防灾减灾意识,推动提高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水平,经国务院批准,从2009年开始,每年的5月12日定为“全国防灾减灾日”。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特大地震,也就是汶川大地震。这场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的大地震仅四川全省就有68712人遇难、17912人失踪。这场大地震给全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和难以愈合的心灵创伤,堪称国家和民族史上的重大灾难。灾害发生后,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表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团结与坚强。2008年6月,山西省太原市有政协委员提议,为表达对灾害遇难者的追思,增强全民忧患意识,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有必要设立“防灾减灾日”或“中国赈灾日”,借此表达对地震遇难者的纪念,弘扬团结抗灾的精神。防/灾/减/灾/救/灾防灾减灾日简介为什么要设立“防灾减灾日”?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在这种背景下,设立“防灾减灾日”,既体现了国家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经济社会平稳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设立“防灾减灾日”。通过是唤起社会各界对防灾减灾工作的高度关注,有利于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的普遍增强,有利于推动全民防灾减灾知识和避灾自救技能的普及推广,有利于各级综合减灾能力的普遍提高,最大限度地减轻自然灾害的损失。目的-02-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古今地震浏览古今地震浏览Safetyknowledgenurseryrhymeofprimaryschoolstudents202X防/灾/减/灾/救/灾防/灾/减/灾/救/灾古今地震浏览1920年12月16日20时5分53秒海原地震1927年5月23日6时32分47秒古浪地震1932年12月25日10时4分27秒昌马地震甘肃省固原县和海原县(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原州区和海原县)发生里氏8.5级特大地震,亦称“海固大地震”古浪地震是指甘肃省古浪县发生的地震。古浪属于地震频发地带,在20世纪该地共发生3次有影响、记载的地震民国21年(1932年)冬季,中国甘肃省酒泉昌马发生里氏7.6级地震,遇难人...